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军戎服饰:明光铠


图:南北朝明光铠复原图

魏晋南北时期,随着冶铁技术的发展,军士的装备中出现了比秦汉时期更加完备的铁制铠甲,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明光铠。

明光铠是一种在胸前和背后装有圆护的铠甲,也是一种整体化的铁质防身铠甲。这种圆护大多以铜铁等金属制成,并且被打磨得精光锃亮,如同镜子一般,在阳光的照射下会发出刺目的“明光”,令人目眩,所以得名“明光铠”。


图:山东省临朐县崔芬墓东魏古墓葬壁画中武士着明光铠

关于明光铠的记载最早出现在三国时期,魏国陈王曹植曾在《先帝赐臣铠表》中写道:“先帝赐臣铠,黑光、明光各一领,两当铠一领,赤炼铠一领,马铠一领。”这里是说,曹操赏赐给曹植明光铠、黑光盔甲等铠甲各一件。


图:北魏宁懋(mào)墓石室刻画中武士着明光铠

《吴历》中也曾记载,夷陵之战,孙权战胜刘备,在向魏文帝曹丕报捷的表章中有如下叙述:“权以使聘魏,具上破备获印绶及首级、所得土地,并表将吏功勤宜加爵赏之意。文帝报使,致鼲(hún)子裘、明光铠、騑( fēi)马,又以素书所作典论及诗赋与权。”

从这两段记载中可以看出,早期的明光铠可能只是作为一种君主赏赐臣下的礼仪用品,还没有大规模应用于战争。

明光铠在战场出现的记载始于《周书·蔡祐传》,“祐时着明光铁铠,所向无前。敌人咸曰‘此是铁猛兽也’,皆遽(jù)避之。”祐,是指北周时期的将领周祐。这段文字描述了他身着明光铠,威慑敌人,所向披靡的情形。由此可以看出,明光铠在南北朝时期已经开始被将校军官们广泛穿用。


图:陕西太原北齐娄睿墓出土持盾武士俑

据研究发现,南北朝时期的明光铠延续了东汉末期到三国时期明光铠的名字,但样式却发生了明显的变化。其基本形制依然是用单个铁甲片串联起来组成铠甲,但在胸前和背后却各出现了两个椭圆形的大型金属甲片,犹如在胸前背后挂着几面镜子一般。


图:河南安阳市洪河屯范粹墓出土的魏晋南北朝绘彩陶持盾武士俑

这样的设计不仅强化了胸前、背后要害部位的防御能力,而且铠甲胸前金属甲片还能借助光线反光扰乱敌人的视线,并给敌人造成强烈的视觉冲击。

南北朝时期的明光铠的样式很多,而且繁简不一。有的只是在裲(liǎng)裆( dāng )甲的基础上前后各加两块圆护,有的则装有护肩、护膝。

尽管明光铠以超强的防御能力,在战场上广受将士的称赞,但是由于南北朝时期生产力条件低下,这种新型的明光铠产量依然较少,只能供少数精锐武士穿用,主流的铠甲还是相对较为简单的裲裆铠。

set 限制解除
x1
>
<
>>
<<
O
x1